醫療彈性襪怎麼挑?七步驟這樣選才有效!
醫療彈性襪怎麼挑?七步驟這樣選才有效!
文/ 血管職人 楊智鈞醫師 (靜脈曲張血管魔法師)
一天站上好幾小時,雙腿脹痛的老毛病可能又要找上門,小血絲、小血絲、冒青筋,小心把血管站壞掉、變成嚴重靜脈曲張喔!與其忍受腫脹不適,不如提早準備。可是楊醫師,大家都知道要穿彈性襪,可是太緊不會穿、不舒服怎麼辦?掌握以下七個小技巧,讓彈性襪成為你的「隱形護腿員」,幫你輕鬆無憂過整年!
1. 壓力等級:選對才有用
過去一般市售的彈性襪以「丹數」(Denier)當單位,但幾丹幾丹、只能顯示布料厚度跟紡織纖維密度,無法反應壓力大小。所以現在醫療彈性襪,壓力單位已經改為用 mmHg 來標示,也就是醫療標準的壓力單位,這就像血壓一樣,有標準值可以參考。 而壓力等級分為三級:
- 一級(15-20 mmHg):適合長時間站立、久坐或輕微靜脈曲張的預防。
- 二級(20-30 mmHg):針對需要站一整天的老師、或腿部水腫脹爆的情況。
- 三級(30-40 mmHg以上):專為重度慢性靜脈疾病、靜脈栓塞患者設計,通常需醫師建議後使用。
建議走春前夕,試穿適合的壓力等級,讓雙腿在活動中也能得到適當支撐,俠醫建議一般保養穿一級即可。
2. 襪長怎麼選?從膝蓋到大腿到屁股,看需求就好
彈性襪有三種常見款式,各有不同適用場景:
- 半筒襪:只包覆到膝蓋,適合大多數狀況使用。
- 長襪:對大腿有支撐,但小心大腿那圈「防滑矽膠」,如果皮膚比較敏感,長期可能會過敏起水泡。
- 褲襪:包覆整個下半身,適合靜脈問題範圍較大的情況,但穿脫稍不方便。
長輩若腿部皮膚容易敏感,使用長襪時記得觀察矽膠圈接觸處是否有紅腫現象。
3. 穿多久最適合?
- 白天6至8小時:過年走春通常要站或走很久,這段時間穿著最有效。
- 夜晚不需穿:睡覺時躺平,靜脈回流已較順暢,無需再加壓。
適當使用彈性襪,能有效減少長時間活動後的疲累感,讓走春變得輕鬆自在。
4. 替代品是否也可以?
- 運動小腿套:要注意,它只包覆小腿、包覆不到腳踝,穿久了可能讓你腳腫得更厲害。
- 性感絲襪:絲襪只是好看,缺乏醫療壓力,無法替代彈性襪的功能。
5. 穿襪有技巧,避免拉扯困難
先反折到腳跟:因為腳跟是全襪最緊、最「難搞」的地方。
把腳尖套進去:把剛剛反折的腳跟先拉過去,頭過身就過,腳跟過了後面就好穿了。
再慢慢往上拉:像在優雅地穿高級西裝。
穿好後,檢查一下壓力分布,別讓腳趾被壓到快「窒息」。(俠醫建議:亞洲人的足部亞洲人的足部楦頭較寬,可以選擇「露趾款」的彈性襪,比較不會有腳趾壓迫感)
適合的穿著技巧能大幅提升舒適度,減少穿脫時的不適。
6. 每天都要穿嗎?
彈性襪不是情人,不用天天「黏」著不放。
- 工作天穿著:你是上班族?久坐或久站,彈性襪是必要的支援工具,這時穿上它,你的雙腿會感謝你。
- 假日放輕鬆:週末來了,就讓雙腿也「放風」吧,可以不用穿。(除非週年慶大血拼)
適時穿著,才能讓雙腿在忙碌與休息間取得平衡。
7. 皮膚保養,減少乾癢脫屑:
年節期間,皮膚因乾燥氣候或長時間穿著可能出現脫屑現象。建議:
- 穿前和脫後:使用乳液滋潤皮膚,含「凡士林基底」的保濕產品就可以。
- 避免乾裂部位直接接觸緊密的襪口,減少刺激。
保濕不僅能提高舒適度,也有助於皮膚健康。
7. 洗襪技巧,延長使用壽命:
- 手洗為佳:用中性清潔劑輕輕搓洗,不要使用漂白劑。
- 自然陰乾:避免高溫或日曬,以免破壞彈性纖維。
勤於清潔保養,能讓彈性襪持久如新。
還是不知道如何挑選嗎?專業醫師推薦這品牌「瑞士精品」:
(本文版權屬於富足診所 楊智鈞醫師)